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人間國寶傅明光司阜瓦作傳習始業式  暨「謹砌細鋪」新書發表會
來源:記者/朱德清 | 記者/作家:編輯 | 發佈時間 :2022-12-06 | 248 次瀏覽: | 分享到:
為保存傳承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合作開辦傳統建築瓦作傳習計畫,邀請105年文化部認定為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傅明光司阜帶領有相關經驗者,在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以實際修復案例進行教學...



為保存傳承無形文化資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合作開辦傳統建築瓦作傳習計畫,邀請105年文化部認定為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傅明光司阜帶領有相關經驗者,在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以實際修復案例進行教學,傳習課程於3日上午在集會堂及10號建築舉行始業式及開工儀式,本次共有近20位學員報名,經傅明光司阜親自面試後共錄取12位,學員皆為實際從事傳統建築土水(瓦作)修造工作的匠師及從業人員,其中並有7位具瓦作、泥作(土水)傳統匠師資格。


文化部文資局長 陳濟民(右一)、新竹縣文化局 李安妤 局長(左二)與 傅明光司阜(右二)共同舉辦開工儀式


現年83歲的傅明光司阜為竹東人,是新竹客家地區知名的泥水司阜,執業超過一甲子,擅長客家傳統建築,包括伙房屋及南、北式宮廟、祠堂家廟及日式建築等,施作類型則包括了新建與修復,亦兼擅長屋棟之彩繪、泥塑及剪黏,可謂全才的匠師。其傳統瓦作技術精湛,嚴謹的工作態度,驚人的耐力與細膩的施工技法,屋頂不作防水毯,以縝密工法達到不漏水的效果;曾參與新埔劉家祠、北埔金廣福公館、北埔姜氏家廟、橫山大山背樂善堂、北埔慈天宮等古蹟或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施作時堅持遵照傳統工法施作,完整保留客家建築的傳統風格,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


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與傅明光司阜


傅明光司阜與學生們合影


同時也舉辦「謹砌細鋪-傅明光及其土水作、瓦作技術」的新書發表會,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贈書給傅明光司阜、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李安妤局長及與會的貴賓與學員。


文資局陳濟民局長致詞説,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傅明光司阜進行傳習,並感謝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的協助,結合中央、地方、傳統匠師三方的資源及知識經驗,首度以實際的待修復案例為標的,請傅明光司阜親自帶領學員從拆瓦過程中,了解屋頂漏水的原因;進而指導屋頂瓦作規劃設計、營建禁忌及重新舖設之完整技藝,使學員得以完整學習傳統瓦作施作流程、深化傳統建築屋頂瓦作學習內容,為未來的古蹟修復培育更多傳統瓦作人才,並使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永續保存,且始業式同時與專書的發表一同舉行,可說是結合了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一方面透過傳習落實人才培育並保存傳統匠藝,一方面透過專書的發行,拓展客家傳統建築的知識與技藝,成為在地文化資產教育的能量。


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致贈新書謹砌細鋪予新竹縣文化局李安妤局長及傅明光司阜


新竹縣文化局李安妤局長表示,此次選定於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也是傅司阜的家鄉新竹舉辦傳習留下作品,格外具有意義,除了依照傅明光司阜的流程舉辦開工儀式之外,過程中也將配合傳習課程的進行,分次辦理工地導覽解說,讓有興趣的民眾或相關單位瞭解傳統建築屋頂修復工法和歷程,使新瓦屋真正落實客家文化的保存。


文化部文資局官網:https://www.boch.gov.tw/

文化部文資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moc.boch/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