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為促成2028政黨再次輪替、下架民進黨,需力保藍白合的成功,而再接再厲決定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面對被許多政論名嘴形容是一個「苦差事」、「爛缺」的黨主席位子,卓伯源仍勇於表態承擔,他的心態與思考,令人好奇。
在盧秀燕一直未表態是否參選黨主席前,只有張亞中、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及卓伯源等人對外表示將參選黨主席,而且只有卓伯源宣稱,只要盧秀燕參選,他將從參選者轉成為盧秀燕的支持者。在盧秀燕確定不參選之後,鄭麗文與羅智強等人,才又紛紛跳出表態將參選黨主席。
雖然羅智強直接表明,若他當選黨主席,在2026完成九合一大選任務後,將把黨務職權交給盧秀燕,讓她直接掌握黨權;不過,包括張亞中、鄭麗文都表示,當選後黨內會建立公開、透明機制以選拔出最佳總統候選人。而卓伯源則明確表示,他擔任黨主席沒有任何參選其他公職或競逐總統的野心,會專心當一名「造王者」。
比較特異的是,政論節目主持人、電台老板趙少康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在一場「秘室餐會」後,便傳出趙少康也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趙少康在對外說明時,又稱他原是支持盧秀燕,盧不選才支持朱立倫;若朱不選,他則支持郝龍斌;郝不選,趙少康自己才會出來選。
趙少康的這一段陳述,讓外界不免將他和朱立倫、郝龍斌三人「綁」在一塊聯想,懷疑這三人還在搞密室串聯、想要謀取或掌控國民黨傳統保守政治勢力。
國民黨現階段會因為各方拱盧不成而有各個中、青壯世代爭相出籠爭取參選黨主席的情況,就是因為朱立倫的不得(黨內外)人心;趙少康卻還將朱立倫排在盧秀燕後面,講出「若朱立倫不選便支持郝龍斌」的說法,這句話恐讓他自傷不少。
#趙少康宣布可能參選的說法 讓他自傷不少
以目前各方所做的民調來看,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及郝龍斌等人的支持度,都排名前四;其中15日的一份民調指出,若郝龍斌參選,則第一名是鄭麗文,郝龍斌居次,羅智強第三,張亞中第四;若由趙少康代替郝龍斌參選,則趙少康衝上第一,鄭麗文居次,羅、張仍居三、四名。但民調也顯示,尚有25-26%的「國民黨員」未決定支持誰。
比較詭異的是,網路上看到的這份民調只排到第四名,其餘包括卓伯源、孫健萍、律師李漢中等人的支持率排名都不見了,好似第四名以下的人都沒希望或沒資格排上榜。按理講,民調應該將所有有意參選的人都列入調查行列,尤其卓伯源擔任過立委與兩任彰化縣長,竟然未將他列入民調中(即使民調數字低於張亞中、也應列入);這其中,便令人深感透著詭譎之情。
卓伯源2021參選國民黨主席時,雖僅拿下5千票,但這次捲土重來,對選情的影響恐更加舉足輕重,甚至可能異軍突起。身為知名的民調機構或媒體,不可能不了解此一情況。尤其今年因盧秀燕宣布不選,突然冒出老、中、青代的多人競逐局面,與四年前只有朱立倫、張亞中、江啟臣、卓伯源的情勢完全不同。
如果領表參選的人都確定投入選舉,軍系、派系、中間選民的票源勢將大洗牌並分散,張亞中不可能再獲得上次的六萬餘票,而朱立倫前次的八萬票和江啟臣的二萬多票,也將因各路人馬的爭食而分散;卓伯源此次只要獲得二萬票以上,勢必對選情有不小影響。
更且,黨內選舉又與一般全民選舉不同,若各股支持力量相爭不下,在衡量勝負拉距極小下,最後關頭必將有不同勢力的合縱連橫,卓伯源在獲得其中一方的支持下,說不定也可能異軍突起。
但國民黨內民調刻意直接忽略卓伯源的支持度,不知是否與卓伯源與朱立倫的關係不佳有關?因為卓伯源在九月初北上舉辦記者會時說,國民黨會在2020及2024輸掉總統大選,與國民黨主席有決對關係,如此明指朱立倫的領導無方,或許因此黨內民調才直接將卓伯源的排名晾在一邊。
#卓伯源不無異軍突起的可能
卓伯源的爆發力不可小看的主因有以下幾點:
一、在郝龍斌未宣布參選前,有意參選者中只有卓伯源具有立委及縣長執政經驗;他在縣長任內,於天下、遠見當年的民調中,政績大都表現良好,常在藍營縣市中名列前茅。
二、不論是鄭麗文、羅智強或郝龍斌及趙少康,他們的國民黨內支持者,大多是軍系或公教系統,若三組人馬都投入競選,必將分散票源。此時勤於經營各縣市地方的卓伯源,就有機會突起。就算郝龍斌有朱立倫的支持,但經過這幾年下來,四年前原本支持朱立倫的各地黨員,不見得會再支持朱,因此更不可能因而轉支持郝龍斌。
三、四年前卓伯源是在倉促之下參選黨主席,未有充分時間準備與投入;此次他早早就宣布若盧秀燕不選、他就參選,有較充足準備。
綜合來看,卓伯源的參選,不論是最後與別組人馬結盟,或全力衝刺獨立參選,都有影響全局的力道,在民調中被略而不計,自然讓人覺得透著蹊蹺。
回頭來看,如果國民黨主席是個爛缺,則陸續冒出近十人表明有意參選,又是為了什麼?從朱立倫邀集郝龍斌、趙少康等人餐聚密談參選人選的作為來看,有些人是為了操控權力;但從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卓伯源等人參選動機來看,則他們幾位,至少對於振興國民黨、改造黨魂黨德,有一分使命與責任感。
#有人為權力而參選 有人為使命而投入
卓伯源受訪時指出,就參選正當性而言,他擔任彰化縣長時,賴清德也才擔任台南市長。那時天下、遠見的多次施政滿意度調查,他常是國民黨執政縣市長第一名,從政歷練與成績不輸目前檯面上一些政治同僚。而早在四年前,他就對國民黨日趨積弱疲弊感到憂心,因此決定重履政壇競選黨主席。如今再度參選,就是要延續自己當初參選的使命。
四年前他便隱隱然擔心,若國民黨主席當選人依舊存有私心,不能公正無私的選拔總統候選人,則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仍恐陷於混亂而難以推倒執政的民進黨。果不其然,在情勢走向若無法藍白合、民進黨仍將贏得2024大選之下,國民黨中央還是棄守藍白合而讓民進黨漁翁得利。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在九月初的記者會指明,2020與2024無法政黨輪替,主要責任都在黨主席。
同樣具有使命,卓伯源為何認為自己會若擔任黨主席,會優於張亞中、羅智強、鄭麗文等人?
卓伯源沒有直接回應,他舉例說,除了擔任縣長期間,政績受天下、遠見的民調肯定外,早在1999年921大地震發生時,他即擔任彰化縣副縣長,由於縣長需坐鎮縣府,他被指派為彰化救災第一線總指揮。當時有一棟大樓整個往下陷,導致九樓變一樓。由於地震發生初期,餘震不斷,但為了救人,又不能不往內深入探勘。
最後,他仍決定親自進入建築查看,又恐餘震讓大樓再度發生塌陷,便打電話給擔任檢察官的太太,告訴她說,家裡的三個小孩,那時分別才一歲、三歲和五歲,若他發生意外,得請太太承擔日後照養責任。他太太當時正忙於受難者的勘驗,只回他說,他是在做好事,老天會保佑好人,不會有事,要他放手去做。接著她便掛了電話忙她自己的事。幸虧,在救災過程中,因為各項事前防護設施安排得宜,沒有因餘震而造成自己或他人遭到其他意外。
此外,他另舉一例。擔任縣長時,為了地方整體發展而必須進行土地重劃,有民間地政人士跑來告訴他,他可以私下購置周邊農地,既不違法,又能快速致富。然而,卓伯源認為,雖然不違法,但卻違反道德良心,對那些辛苦幾世代的農民也很不公平,因此拒絕私下或透過親友暗自買地。
在擔任縣長期間,有人向他建議,賭博電玩的猖獗,嚴重影響青少年、青年的身心和正常工作及生活作息,希望他能停止發照。他決定停止發照後,也得罪了一些地方政商人物;包括曾拒絕各種違法關說,使他至今仍遭到地方不少人士的敵視中傷。
#堅持從政初心與良知 積聚運籌整合能力
卓伯源表示,除了面對各種威脅利誘要能維持本心與基本道德良知外,他擔任縣長的各項運籌指揮與協調整合能力的累積,讓他相信可以比目前同樣想參選的黨內同志更具優勢。
對於力促藍白合,他也相信,目前幾位有意參選黨主席的青壯世代同志,都有同樣的理念和想法,願意沒有私心的促成2028藍白合作、以公平公開的機制選出最適總統人選,目前以盧秀燕為最佳指標。
然而,有意願和有沒有能力促成與完成,則是兩回事。他在郭柯配初期即曾寄予期望,並深度了解其過程,對於「藍白合」從各界充滿期待到最終徹底失望,也因而感受甚深。有些內外勢力就是不想讓藍白合成局,這是2028他要面臨的挑戰、並將不辭萬難全力以赴的職志。
至於外界所擔心的,包括國民黨每年經費籌措、兩岸關係的中心論述、以及國民黨的改革等,每位參選人都各有其一套說法。自基層議員、副縣長、立委、縣長完整歷練的卓伯源,在縣長任內便積極推動科學園區、招商引資以力促地方就業與繁榮,不論是彰化地方企業人士或全國知名企業,都有一定的支持者。在全台的黨務行務改革上,他相信不會比彰化縣的政府治理困難,只要有心,必能推動黨務內部改革。
#引領人民恢復對國民黨的信心與信任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需重新讓人民恢復對國民黨的信心與信任。在政策上,與立法院國民黨團共同推動司法首長的民選、法務部應隸屬司法院而不受行政院轄制,以真正建立獨立的司法機制。在民心上,恢復總理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精神,落實各項民生樂利政策、縮小不公的貧富差距。兩岸上,標舉和平共榮、齊力發揚中華文化並促進融合。他自己都有能力去落實而並非僅有「論述」層面的表達。
不過,最重要的是,即使卓伯源認為自己的學經歷與能力都具有更佳優勢而能促成2026及2028藍白合、落實兩岸和平共融的主張,但就目前全國聲量與聲勢,他都落後於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及可能參選的郝龍斌(或趙少康)等人,他又如何能完成「當選黨主席」這項看似「極不可能的任務」?
即將領表並篤定參選的卓伯源,秘而不宣說,他將會召開記者會提出「石破天驚」的重大政策說明。且除了目前各有所屬的組織支持者外,另有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黨員並未表態支持任何人,這些黨內的「中間選民」,既少有人情包袱,又會真正理性思考「誰是真正對現階段國民黨最好的黨主席人選」;他會努力爭取這些黨內中間選民的認同,以突破聲量虛像,贏得最後勝利。
(註:來文照登非本報立場)
呼應國際文化景觀保存趨勢「2025年ANIH國際見學工作坊」嘉義登場
2025-09-19
2025-09-19
文資局主辦「2025年臺灣文化遺產國際論壇:靈動創新・堅韌前行」
2025-09-19
文資局新書發表 國定古蹟專刊《停跡坪:16處國定古蹟的文學跨界書寫》
2025-09-18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臺中分局新任分局長陳高尚就職引領企業邁向永續發展
2025-09-18
中山醫大展現跨領域合作 迎戰健康危機 舉辦「2025氣候變遷與醫學及教育國際研討會」
2025-09-16
展現東海教育跨界多元的人才厚度 東海70週年傑出校友名單揭曉
2025-09-16
EMBA不再是奢侈品 東海大學打造「知識訂閱制」雙學位雙智慧時代
2025-09-16
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興大有機農夫市集歡慶18週年集結60個農場展售
2025-09-15
臺中市美術園道商圈 舉辦「美學行旅.探索800公尺漫遊軸線」熱烈開展
2025-09-15
最 新 資 訊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