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佛教的女性觀
來源:蔡昆凌 | 記者/作家:蔡昆凌博士、中山醫學院 蔡芷盈、嘉義高中 蔡茗科 | 發佈時間 :2025-09-30 | 137 次瀏覽: | 分享到:




佛教興起流傳至今二千多年以來,在印度,因為女性地位ㄧ直低落,因此藉由《佛教的女性觀》一書探討女性在佛教的地位與改變。

 

作者從從原始佛教迄大乘佛教的經典記載中,皆有慈悲智慧佛教女性如大勝鬘夫人,以及天女、龍女等…,然而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價值觀下,這些傑出的佛教女性在佛教傳播發展上所具有的影響力還是無法完全彰顯,作者藉此書透過經典中記載的佛陀的平等思想、教育方法,客觀探討佛教的女性觀。

 

本書對於女性的論述,其重點有四:ㄧ、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社會和女性; 二、原始佛教時代的女性觀;三、小乘佛教時代的女性觀;四、大乘佛教時代的女性觀。藉由此書闡釋在佛陀出生於公元前566年王族專制時代,女性沒有財產繼承權與經濟獨立的能力,所以女性權利一直被壓抑著,然在佛陀涅槃後數世紀開始有佛教典籍中記載其對女性之態度,大致有三種層次之不同:一、在解脫上:主張男女平等;二、在制度上:以男性為優越;三、在修行上:對女性採厭惡排斥態度。 綜合以上三者,形成了所謂「小乘佛教的女性觀」。然大乘佛教裡諸多經典顯現佛教對女權的倡導與發展,更強調女性的智慧與慈悲的特質,讓作者一直以來希望以科學觀端視佛教本質在此更進一步的證實,是否佛教真實義真正東傳與在轉譯過程加入各宗派甚至個人的想法,因此玄奘在其60年翻譯印度佛經時是否夾雜個人或東方的思維進入是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的!

 

事實上,女性和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至為密切,女性除了和婦女本身息息相關之外,每一個男士和女性也脫離不了關係,每個男士或有妻子,或有姐妹,縱然沒有妻子、姐妹,每個男士都是在母親的襁褓中長大的,沒有了母親,就沒有生命的誕生,因此女性是一切生機的泉源。此外,在佛教的七眾弟子之中,也有女性的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夷,他們在佛教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女性觀在佛教對於四姓不平等的印度文化與東方思想甚至西方世界文藝復興女權思想意識提高其實對於女性的貢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承認,試想佛與菩薩諸多出生不是女子身,成佛與菩薩後諸多法相不是女子相嗎?由此,在佛的世界裡,眾生皆平等無階級之分,此為本文作者從《佛教的女性觀》裡深刻的感受與本文的主要貢獻!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