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雖還在進行中,但美國政府積極想要台灣移轉更多晶片製造,把「高階晶片」產能轉到美國,甚至想要要求台灣當局取消 N-1(海外製程至少落後台灣一代)的規定,作者認為這要求顯然碰觸到台灣產業和政府的底線,基本上,基於台灣利益與民意,台灣不會同意!
作者認為:台積電如果要外移更多產能,很多主客觀條件,不是想不想做的問題,而是無法,因為這不是單純用關稅、政策施壓可以解決的。
台灣現在優勢是現在全世界幾乎完全倚賴台積電的高階晶片,台積電雖承諾投資美國1650億美元,總共要蓋6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1間研發中心,未來2奈米以下會有30%的產能在美國,但是台積電並沒有押時間表,而且製造過程的麻煩度跟成本都會比臺灣高,必須轉嫁美國廠商,作者認為這是台積電認為當川普時代過後,或許美國再回歸正常後,關稅這無形的枷鎖將被解開。
綜上,儘管美國商務部長Lutnick希望未來台美先進晶片產能各50%,這明確代表美國迫切需要台灣的晶片,所以「高階晶片」就成了保護台灣的「矽盾」,因此「高階晶片將是台灣跟美國關稅談判的「關鍵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