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宣導“有根的教育”
来源:南華報 / 文:黃樹生(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作者:編輯 | 發佈時間 :2020-11-16 | 653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是向下生長的,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是植物汲取營養、滋養生命的主要生存方式。機器是沒根的,也不需要根。生命之物離開了根的庇護,必然枯萎而死亡。教育猶如種樹,是一種生命的事業,唐朝大文學家韓愈說,養其根而竢其實,根之茂者其實遂。

建設性後現代教育,呼喚“有根的教育”。這是一種全球化時代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旨在以鄉土自然和人文教育資源滋潤國家通用課程,恢復、激發和培育學生的精神歸屬感,包括對大自然的認同和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同,並學會感恩世界,由此富潤學生的靈魂。“無根的教育”,只是一種機械化的知識轉移,割斷了學生、學校和教育與自然、社會、傳統和實踐的血脈聯繫,導致走出校門的學生失去了深邃的歸屬感。

學生是自然“社區中人”。有根的教育是一種生態教育。敬畏生命,尊重他者,建立與大自然親密的社區關係,在互動中發現生趣,引導學生在現場親歷和人生體驗中學習“自然的書”,這是克服現代人無根浮萍狀態的根本之道。順木之天,心育良材,根系自然,才會產生“根深葉茂”的風景。有根的教育在學校發生,推廣環境教育,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護生態平衡,將大寫的自我還原到社區系統中,實現科學與自然的有機融和。

學生是華夏“家國中人”。有根的教育是一種鄉愁教育。鄉愁是旅行者對故土的眷戀,文化是國家認同的精神命脈,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積極情感。無錫是江南文脈的核心發祥地之一,吳鳳楚韻,人才輩出,歷史資源豐富。要建立國家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鄉土地域文化的教育關聯,開發鄉土人文校本課程,實驗國際理解教育,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由此汲取民族之根的營養和智慧,延續中華文化基因,萃取鄉賢先哲的思想精華,展現時代精神魅力,啟動家國情懷及其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學生是傳統“孝道中人”。有根的教育是一種感恩教育。中國人的生命觀非常重視家,是一種自然的生命觀,相親的血緣關係,是責任和義務的內在的關係。而在西方,父母和子女都只是上帝創造的兩個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是自我權利的外在的關係。中國的家文化就是從這樣的生命觀出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的文化。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有根的教育在主張敬畏自然,珍貴傳統的意義上,強調個體的責任和擔待,熱愛勞動,謙遜善行,感恩獲得。孝首先是一個動詞,孝行無終始,是有根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實踐路徑。

建設性後現代教育應該具有神聖性,敬天惜物,樂學尚和。教育有溫度,尊重每一個自然的生命存在;課程有廣度,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各民族的智慧;學習有深度,宣導在本土文化傳統的沃土中吸取營養;生命有長度,拒絕自我中心主義,共生共贏。

出則兼濟天下,歸則反哺桑梓。教育“紮根”於土地,也許是人類靈魂最重要、也是最為人所忽視的一項可持續發展需求。在首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宣導有根的教育,呵護尚稚嫩的文化基因,堅定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滋養新時代中華文明大樹之根,做站直了的中國人。


 
黃樹生博士

黃樹生,博士,英國訪問學者,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服務研究生導師,江南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兼職教授,無錫太湖教育人才,首批長三角城市群教科研學術帶頭人。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學校文化,教師發展,吳文化與地方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