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牯嶺街小劇場二樓,推門走入「無中生有料理站」,映入眼前的是位於時空縫隙裡的壽司餐廳,30多位參與者化身政治人物、網紅、記者和讀者等角色,依據不同派別為旋轉壽司台的貼文加油添醋,貼文來自對台灣過去十年重大爭議事件,他們共同決定這座島嶼的命運。
這是昨日(10月5日)登場的「無中生有料理站」互動參與式劇場,藝術家莊毅柔和製作人林婕穎的作品。在遊戲中,有政治人物宣傳攻勢,搭配網紅吸睛引流,有網紅創造百萬流量,也有未獲得討論的貼文消失,甚至有演算法工程師任意決定讓貼文下架。這些社群現象都被莊毅柔轉化為這場藝術展的趣味體驗。

「無中生有料理站」互動藝術展,是藝術家 莊毅柔 把壽司旋轉檯化為社群平台,把一盤盤壽司猶如貼文,邀請觀眾入座,一起共同創作和體驗社群平台的瘋狂與趣味
在互動展中,觀眾全神貫注地編撰貼文、留言、反擊等,遊戲結果卻是「島嶼今天像是在開綜藝節目,人人在喧鬧著議論話題,但卻沒有人記得有哪些話題。」莊毅柔解釋,這也很符合她對社群現象的觀察,每個人都拼命貼文和按讚,關注的卻不是跟島嶼發展相關聯的議題,也無法真正改變島嶼的命運。
「無中生有料理站」是莊毅柔在2020年從德國帶回台灣的作品,此作品已在德國有兩次演出,莊毅柔在今日的映後座談提到,在德國首次展演時,議題來自德國民眾的生活和關懷,包括移民、難民、素食、健康等,另一次因疫情已爆發,她把民眾在疫情期間遭遇的不實訊息和陰謀論,化為貼文素材。此次在台灣展演,是與數位素養實驗室(FactLink)團隊共同開發故事素材。

「無中生有料理站」互動藝術展,是藝術家 莊毅柔(右)和製作人 林婕穎(左)的作品
數位素養實驗室(FactLink)調查主任馬麗昕解釋,協助莊毅柔收集新聞議題時,是整理台灣過去十年的重大公共事件和重大爭議,再消化為遊戲的貼文設計,最重要且大家最關注的當然是對中國的政策與態度、晶片產業發展、能源政策等,此外,結婚要不要選擇流水席曾在網路引發南北之爭,這種生活娛樂的貼文,也被選入,「看到大家認真研讀議題,把不同想法加入貼文,想得比我們還深,真的感謝大家參與。」
觀眾很好奇遊戲設計記者有下架貼文的權限,真實世界是否真能如此?受邀參與映後座談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教育主任陳柏樺說,她有十年的記者資歷,記者編輯也許沒有「下架」權限。然而,記者可以透過新聞取材,選擇把新聞做大或做小,用不同方式來說服主管處理某個新聞事件。同時,小編則是透過新聞排程,比如,中午是大家邊吃午餐邊滑手機的熱門時段,傍晚五點是下班趕路沒空看新聞的冷門時間,透過排程也決定新聞的關注度。這些記者和小編的日常都決定新聞事件的能見度。

藝術家 莊毅柔 把壽司旋轉檯化為社群平台,主廚扮演「系統工程師」,帶領觀眾體驗社群平台的瘋狂與趣味
分享創作理念,莊毅柔說,在美學上,她想創作一個「I人」可以玩得很認真,卻不會被主持人要求互動的藝術展,在壽司旋轉檯前,每個人雖是安靜貼文,卻是激烈地互動,另外,她想傳達出,身為小老百姓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資訊,真假難辨,只能依據派別立場,來為訊息做出推送放大,或標籤為假的攻擊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