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為歡慶開館37周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自6/26至6/29推出「聽!美術館的聲音」系列活動,邀請觀眾打開「耳朵」,探索國美館不同空間的聲音面貌。此次活動延續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共同主辦的「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之「聲音」主題,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聽覺體驗活動...
2025-06-20
本場音樂會匯聚三首極具個性的作品,由史克里亞賓《狂喜之詩》揭開序幕,樂曲以精巧的「小單位思考」貫穿全曲,從簡單的旋律動機發展出複雜的和聲織體,引領聽眾進入一個充滿哲思的音樂空間。緊接著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古典架構揉合爵士與民族色彩,跳脫傳統框架...
2025-06-18
果陀音樂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劇情描述一間詐騙公司正在招募新人,老闆賴貳(楊奇煜 飾)萬中挑選出菜鳥職員曾誠(徐浩忠/鎮萬鈞 分飾)加入,被家中債務壓垮到無法脫身的曾誠,儘管百般不願意,還是來到這間公司上班,這也才發現,這個人騙人的世界充斥著謊言與騙術,彷彿沒有對錯是非...
2025-06-11
本次展覽共分為「集體記憶」、「容顏」、「天使」及「風土」4個系列,展場入口以巨幅油畫〈望〉作為開場,描繪墾丁龍磐公園面對太平洋的光景,筆觸蘊含藝術家對臺灣土地與人文的深刻情感,完美詮釋展覽主題「望地之謎」中對自然與歷史的凝視...
臺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7、8月推出9檔好戲上場
2025-05-29
歌劇院舉辦夏日系列記者會,再度邀請嚎哮排演擔任主持,伶俐口才讓全場都「微妙微笑」。音樂劇《九月啊九月》演員演員陳品伶、陳垣希現場首唱滾石唱片為這齣音樂劇打造的同名新歌;紅潮劇集《當亞斯遇見人魚》詞曲創作暨主演梁允睿、主演李曼也帶來劇中歌曲〈該不該 會不會 可不可以〉、〈只要前進一點點〉...
2025-05-15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以大會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基礎,重新審視臺灣在既有的歷史脈絡基礎上「漂蕩的智慧」,面對不可預測的外部自然災害或地緣政治,在全球化與漂蕩危殆的未來之下,建築在灰色地帶的韌性...
2025-05-08
臺中場將自5月6日起至6月29日止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樓藝文走廊展出,本次展覽展現了青年藝術家對未來社會的觀察與回應,並呼應國資圖推動藝文生活化、多元閱讀與文化參與的使命...
2025-04-30
本次展覽展出多件首次亮相及鮮少公開的作品,包括日治時期的作品及省府移交的省展得獎作品等,勾勒出臺灣美術三百年的發展演變。展覽橫跨五個歷史時期...
2025-04-29
吳念真原創編導的《人間條件四》展現月光的魅力,拿捏一對姐妹情感羈絆與難以言語訴說之情,生動寫實的台詞在情感與幽默之間靈活展現,上半場觀眾用力拍手、放聲大笑,飾演姊姊的美秀劇中一哽咽,就又馬上聽到觀眾席上擰鼻涕的聲音...
2025-04-21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於今(13)日在大墩文化中心辦理「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第二檔《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的開幕式,藝術家楊芳宜與三所特教學校學生合作,將廢棄材料轉化為藝術,並以臺中特有的「大安水蓑衣」為意象,創作出大型根系植物裝置...
2025-04-14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法國及臺灣看似在地理上遙遠,歷史上也似乎找不到特別關係,但是在他的記憶中,總感覺兩個國家對彼此的文化都展現高度的興趣,包含1980年代法國影評Olivier Assayas首先看見「臺灣電影新浪潮」,將臺灣電影、臺灣導演推薦給法國,一直到後來許多的臺灣漫畫、書籍也以翻譯成法文版本佔多數,而臺灣對法國文化的喜愛就更不用說了...
提升臺灣文化資產展演國際影響力「藝百家100+百位藝師誕生的現在進行式」登場
2025-04-02
本次獲獎的「藝百家」特展,以「準藝師」為核心概念,聚焦臺灣傳統藝術的師徒傳承故事,透過動態展示與沉浸式體驗,使觀眾能夠深度參與並理解文化技藝的演進與價值。展覽策劃強調「文化內容與科技融合」,藉由數位互動裝置與視覺傳達設計,翻轉傳統靜態展示模式...
2025-06-19
2025-06-19
2025-06-18
2025-06-18
「台灣膠彩畫協會」邁入第43屆 擔負起推廣、教育與創作研究......
2025-06-12
台灣劇場界難得一見的盛事 綠光劇團 《八月,在我家》......
2025-06-11
2025-06-11
《造山者》放映會吸引產官學界出席,包括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東大附中校長鍾興能、清華大學台中校友會等人親臨觀影。張國恩校長表示,這部片深刻觸動他個人生命經驗...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黎明分館誠摯邀請社會各界蒞臨參觀,這場充滿純真童趣 的藝術創作展;此次展覽不僅是孩子們藝術表現的舞台,更是一場以藝術促進社 會美學與環保意識的饗宴,歡迎大小朋友踴躍觀展...
這次展出的作品以大自然為師,觀察寫生周遭環境動植物,讓欣賞者認識臺灣生物的多樣性,感受土地山光水色之美好,並沐浴於鳥語花香、奇珍異獸的詩意意象之中,從心所欲,恣意徜徉於天地之間...
《我們與惡的距離2》再度掀起關於社會責任、媒體角色與民主價值的深層對話,而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本身正是一個以開放多元、公眾對話為宗旨的場域,園區內包含三座市定古蹟,還設有民主歷程常設展、互動體驗空間、議事模擬教室等,非常適合民眾及親子參觀學習...
「台灣膠彩畫協會」邁入第43屆 擔負起推廣、教育與創作研究使命
「台灣膠彩畫協會」自1981年成立,在前輩林玉山、陳進、林之助、許深州、蔡草如等人的號召下,成立了這個屬於膠彩人的平台。他們擔憂這門藝術逐漸式微,決定共同為其注入新生。協會自此擔負起推廣、教育與創作研究的使命,致力於讓膠彩畫不只是傳統的回憶,更成為當代的語言...
台灣劇場界難得一見的盛事 綠光劇團 《八月,在我家》鉅作登場
改編自普立茲得獎作品,《八月,在我家》描述父親(吳念真 飾)下落成謎後,家庭重心全然傾斜。三個女兒返家釐清事實時,意外掀起關於愛、責任與背叛的情感風暴...
音樂劇《三個傻瓜》在台灣音樂劇翹楚梁志民導演的巧手之下,淡化原著印度背景,將台詞調整為國、台、英語等多種語言,不僅在地化且接地氣,同時也保有原本寶萊塢的活力,觀眾能夠快速的進入劇情,一同探討教育真諦...
澳洲派奇劇團《光之星球》打造綺麗沉浸式漫遊體驗 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夏日放/FUN時光系列每年都會推出適合全年齡的精彩節目,7月初來自澳洲派奇劇團《光之星球》...
舊社庄為臺灣歷史型聚落的重要典範,歷經平埔族群的早期聚居、漢人拓墾、宗族擴展,到日治時期的市街改正與基礎建設,再至戰後快速都市化的浪潮,歷史層層堆疊...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114年舊屋力永續創新提案競賽」即日起到7月18日公開徵件
114年舊屋力永續創新提案競賽設有學生組、社會組,學生組邀請全國高中職、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系所同學報名參賽;社會組將請建築與設計公司、熱愛老屋木屋修繕人士參與。各組設有「創新設計獎」、「生活設計獎」2項首獎,學生組首獎最高獎金新台幣20萬元、社會組首獎最高獎金30萬元...
最 新 資 訊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