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為何出家為僧之理解與闡釋
來源:蔡昆凌 | 記者/作家:蔡昆凌博士 | 發佈時間 :2025-09-15 | 57 次瀏覽: | 分享到:




佛陀在世帶十大弟子,佛陀與其弟子是僧還是修行者呢? 我們無法知道,也或許我們看其衣著與落髮就認為修佛者就是要如此,再者,比丘與比丘尼之名稱是為何而來?無從考據?作者習以科學看待萬物,理解與了解是不同?因此作者所寫之文都是提供佛學研究者追尋真正的真相為主!

 

一般而論,出家修行,是不可思議、難以理解的事,我們在此不能給予任何評論,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出家的理由;回溯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的始末,後世認為其是神聖而充滿智慧的,亦即捨棄眼前短暫如露的五欲生活,換得來永恆的解脫與安樂?是嗎?作者以科學觀認為不是,而這行為是「出家修行」嗎?只有釋迦摩尼佛知道!

 

末法時代是否需佛法弘傳住世,更需依靠僧寶的力量;出家為僧者,上承如來家業,下化無量眾生,這作者認為都非是佛的本意,因為習佛何須出家,習佛重點在了悟其佛典之奧妙與「善」之始也,這是作者認為的看法!

 

或許有些人認為為僧眾而出家修行、弘揚佛法,就是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這更是作者個人認為一廂情願的講法!

 

試看佛陀曾誓願在成就正覺之後,返家以報父母深恩,對眾生示現至高無上的大孝,祂為父說法,令父親證果解脫;上升至天界為母說法,度脫生母至常寂光淨土;更令無數的釋迦族人與其國民,乃至後世眾生,獲得離苦得樂之究竟大利,這段話足以證明出家修行決不是消極避世,所以佛陀以超群的行誼,為眾生展現了出家最真實的真諦!

 

佛經記載佛陀為了十大利益而攝僧。所謂十利:

一者攝僧故;二者極攝僧故;三者令僧安樂故;四者折伏無羞人故;五者有慚愧人得安隱住故;六者不信者令得信故;七者已信者增益信故;八者於現法中的漏盡;九者未生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得久住故。

 

作者認為真正的出家修道,是為了學習佛法,提升自己,應不是尋求解脫,如是,則是有所為而為,非佛的本意;隋唐佛教盛行,浮屠林立,而佛法浩瀚,修持精嚴,作者認為當時僧眾是為學習,以掌握佛法的要義而為佛之弟子,「僧」則有待考證,這些弟子因為佛法東傳而成佛教,在認同之下而去研習,如中國的儒家思想,至今千年仍是學生讀本,在佛、道、儒盛行下,都是有益眾生,後學者如探索早期僧眾的學習情形,亦可提供現代學佛者一些參考。本文的研究以「僧」與佛法之間相互關聯,至於因避世或是各種私人因素為僧不在本文討論之內,作者將另文探討佛學上甚少談及的《比丘尼傳》,探討在西域比丘尼名詞產生,其創始人是釋迦摩尼佛姨母大愛道讓中土比丘尼興起之原因,讓佛學的問號可以藉由科學觀釋法與清楚為本文之意義與貢獻!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