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增進民眾認識原生蕨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推動蕨類保育新動能
來源:南華報 | 記者/作家:朱德清 | 發佈時間 :2025-11-03 | 48 次瀏覽: | 分享到: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為了深化社區夥伴、同仁與志工對原生植物的認識與復育技能,特別於昨(30)日在出雲山苗圃辦理「蕨類保育與栽培技術課程」,邀請林業試驗所黃曜謀博士與張藝翰博士擔任講師,透過專業講解與現場實地操作,提升參訓人員對蕨類植物的辨識能力與復育實務經驗。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今年選擇轄區內五種具保育及觀賞價值的蘇鐵蕨、稀子蕨、頂芽狗脊蕨、細葉碎米蕨及臺灣粉背蕨進行野外採種與復育工作。其中蘇鐵蕨(Brainea insignis)是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的易危物種,主要分布中部東卯山、惠蓀林場等地區,近年來因棲地環境改變及盜採,數量日趨減少,外型形似蘇鐵,相當具有景觀價值。

 

課程中,黃曜謀博士分享在蕨類復育技術上的研究成果與推廣經驗,並親自示範混合培養土、分盆與栽植等技巧,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將在苗圃內培育蘇鐵蕨幼苗,期待該場所未來能成為蘇鐵蕨的一處生態方舟;張藝翰博士則以生態觀察教學方式,介紹出雲山苗圃內常見蕨類的繁殖與管理要領,並引導大家學習辨認不同蕨類的形態特徵與生態習性。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指出,臺灣擁有豐富的蕨類多樣性,許多蕨類具備環境教育與園藝價值,然而部分物種因生育環境特殊或族群稀少,亟需專業技術協助復育。透過這次課程,期能強化社區夥伴、分署同仁及解說志工的專業知能,並透過實務經驗傳承,將學習成果應用於野外保育與生態教育工作中,更進而發展蕨類植物產業,共同為原生植物永續發展努力。

 

該分署於營林所臺中出張所宿泊所展售原生蕨類「粗毛鱗蓋蕨」,歡迎民眾參觀市定古蹟也可以選購原生蕨類帶回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森林味。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