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遭馬太鞍溪堰塞湖淹村災難評論 9/24寫 17: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發生壩頂溢流,造成下游地區光復鄉、萬榮鄉與鳳林鎮發生淹水災情,宛如海嘯過境,目前已釀14死,還有上百人失聯,全台總動員救災中。
回顧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原因,最初要回到去年0403大地震說起,當時花蓮多地發生坍方、山體土石鬆動,導致地質不穩定。接著今年7月中旬「薇帕颱風」在花蓮降下豪雨,馬太鞍溪上游發生崩塌,形成這次釀災的「堰塞湖」。內政部指出,這座堰塞湖壩高達200公尺、蓄水量可達約8600萬立方公尺,規模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
當時林保署監測,若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達滿水位,恐會在10月中出現溢流狀況,若是溢頂將有70%的水量會流下,影響到下游三個鄉鎮市七個村落的安全。由於堰塞湖位處深山,機具難以登山,因此無法進行引流工程,只能靠平時監測、設置預警系統以及做好防災避難規劃。
在8月楊柳颱風襲台時,就有發出潰堤預警,所幸最後未發生,當時8/14湖水位升到1085公尺、蓄水量來到3667萬噸,8/15蓄水量來到4176萬噸,沒想到這次樺加沙颱風夾帶超狂降雨(800毫米)釀災!我的評論
這場災難著實令人心痛,尤其它又位於我們所熟悉的故鄉--光復鄉,距離花蓮市區約50幾公里遠處,平日假日會開車到著名的光復糖廠吃全省最好吃的冰。如今進光復市區的橋,已被大水衝垮,只剩橋墩,這災害真大。更要命的是,還有一百餘人鄉民,不知下落?恐被當時的大水沖擊到下游溪底,研判凶多吉少!所造成人命與家產的損失,實在是無法估計!
究其原因為--深山裡的堰塞湖,因暴雨潰溢所造成的。這湖的形成在多年,據聞中央單位也有探勘與討論,就是一時還拿不出個有效辦法來處理時,又遇上這次樺加沙颱風的豪雨強灌,以致釀災。據媒體分析,進去處理的難度太高,沒路進去,還需跋涉10幾公里遠,且壩體深厚,引流不易。既然要處理這個湖,不是短時間能搞定的事,未免傷亡,地方政府就該做好緊急撤離的工作。以事後來看,這個撤離未能落實,造成人命損傷,實在是需要好好檢討,不是在互踢皮球之事!
這個潰堤,誰都沒碰過,誰也無法想像其災難?竟然如海嘯般那麼的快速,沒幾十分鐘,就淹到繁華的光復街道,成了水淹一層樓的河流,真是猝不及防!整個民政處、社會處、警政處、消防單位,真的太輕忽了!包括當地鄉民也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村里長、地方首長(鄉長、縣長)都太遲鈍,輕忽這個可能的傷害?所以,既是天災也是人禍,及民防應變知識不足導致!方釀成此番不可收拾的災難發生!
目前,那個造禍的湖水還在,相關預防設施,光靠地方是杯水車薪。首先,該防範的是,將公路旁的潰堤處,緊急拉防波塊處理,預防禍水再次來襲!整個光復街市的重整,也需要中央來接手協助,包括醫療、日常用品與聯外便道的打通,都需要中央統合。不要再把花蓮當棄嬰,當孤兒看待!
中期上,那顆不定時的炸彈—堰塞湖---務必要在半年內處理掉!否則,誰住在光復,都不會安心!這部分,就是中央該積極處理的事情,而地方政府平日就該更積極嚴格的落實,凡重大災難發生,務必清零撤離的執行!
花蓮從去年0403大地震後,就百孔千瘡,大地震後的土石,一定更加危險,許多地方,國土危脆,更需要中央上緊發條,來積極處理!像交通部長陳世凱這兩日,來花蓮視察與指示,就非常積極與到位,是個積極任事的好官!
也盼望執政黨與地方官員,能通力合作,減少口水戰!再多的口水戰,也救不回那些失去生命的鄉民與地方的困境!
最後,祈求天佑我的故鄉花蓮!早日恢復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