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科學界所了解量子力學的核心特徵最主要在粒子的行為是模糊的,具有高度的概率性;此外粒子的行為無法準確預測,僅能通過概率來描述,根據此這一特性使得「負時間」似乎是可能,主要原因是因為粒子的行為可以在某些情況下顯示出時間順序的非線性,如在量子隧道效應中,粒子能夠穿越原本無法通過的能量障礙,而此一現象跟經典物理學的因果律就不吻合,但是科學一直在進步,作者一直認為科學在文藝復興後,西方世界開始蓬勃發展,但其所知仍然有限!
儘管如此,量子力學的發現並不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畢竟至目前為止,光速依然是宇宙中的極限,而光子並未攜帶任何訊息,因此不會引起信息的超光速傳遞,然此ㄧ發現卻為量子物理中的因果關係提供了進ㄧ步的發現與佐證。
綜上,作者認為:雖然「負時間」現象仍然處於理論與探討階段,然量子計算與量子測量技術等都有可利用「負時間」來優化量子位之間的信息傳遞就是莫大成就。此外,「負時間」更可以成為量子物理與其他物理領域之間的媒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時間、空間與因果關係的本質,而這將是物理研究的重大發現與對科學的莫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