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量子力學中的時間概念指出:儘管「負時間」目前還是個非正式的結論與肯定的理論,然「負時間」無疑為量子力學領域的研究開啟新的研究方向更對時間流逝的傳統理解,提供了新的概念。
可以確定在目前,量子力學並不能「改變時間」,但透過量子現象,我們對時間的理解可能更為複雜,並在實驗上觀察到一些非直觀的「時間」表現。 例如,利用量子糾纏和後選擇技巧可以模擬出某種層次的「時間倒流」;但這並非真實的時間改變,而是指在微觀尺度上,過去的行為可能受未來測量的影響;此外,量子力學中測量行為的「不可逆性」也與時間的「時間之箭」概念有關。
綜上,量子力學已影響我們對時間的理解,相關研究如
非直觀的時間行為:亦即在量子世界中,粒子的行為是模糊和概率性的,並不遵循嚴格的線性時間規律。
實驗中的「負時間」: 相關研究中已觀測到光子在與原子相互作用後出現「負時間」的現象,這表示光子似乎在進入材料之前就已經「離開」,這顯示了量子系統因果關係的複雜性。 再者,實驗性的「時間倒流」:亦即透過量子糾纏和後選擇技術去模擬出一種「時間倒流」的效應,讓微觀粒子的過去行為受到未來測量的影響,而這與傳統的觀念截然不同,然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時間旅行,也讓量子力學對時間的迷思在此解開。
綜上,時間與量子力學的關係與古典力學中不同,也與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概念存在差異,並非時間旅行亦即量子實驗中的所謂「負時間」或「時間倒流」,並不能證實時間旅行是可能的,更不是可以回到過去的迷思,主要原因是因為量子力學中的測量行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很多不正確的訊息似乎讓我認為可以回到過去,這在量子力學裡已然成為一種謬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