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DMONITION NEWS


WORLD  CHINESE  JOURNALISTS

墨韻凝鄉愁 筆端憶韶華
來源:鄭金鑄 | 記者/作家:鄭金鑄 | 發佈時間 :2025-11-07 | 40 次瀏覽: | 分享到:




一一應邀參加“許立忠晉京畫展·莆田彙報展” 開幕式

 

“丹青入詩韻,造化自清芬。”11月5日,莆田市群眾藝術館內墨香氤氳,“鄉愁·韶華——許立忠晉京畫展·莆田彙報展”在此啟幕。80餘幅畫作以筆墨為舟,載著京城的讚譽與故土的溫情,靜靜鋪展。

 

展廳中,《天下媽祖回娘家》以宏大構圖再現了湄洲媽祖誕辰時,海內外分靈神像齊聚祖廟的盛景。畫家以細膩筆觸將媽祖信仰的莊嚴與“回娘家”的人間溫情融為一體,信徒的虔誠、儀仗的肅穆與湄洲灣的海闊天空相映,既記錄了民俗盛事,更昇華了“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

 

西南角的肖像畫《傳承人》聚焦于工藝美術大師陳國華。許立忠通過他緊握傳統葫蘆的雙手與專注堅毅的眼神傳遞神韻。那雙佈滿老繭的手,是數十年精雕細琢的見證;深邃的眼眸裡,流淌著對非遺技藝的執著熱愛。筆墨簡練卻力道千鈞,盡顯傳承人的匠心風骨。

 

《歲月悠悠》中,老嫗的肖像滿含人文關懷。畫家以飽含情感的筆觸勾勒出縱橫皺紋與花白頭髮,卻未停留在衰老的傷感。老嫗沉靜的神態,傳遞出歷經滄桑後的從容淡然,是對平凡生命堅韌力量的深情禮贊。

 

作為福建省美協會員,許立忠的技法博採眾長:山水畫融寫生與傳統皴法,兼具寫實功底與寫意豪情;人物畫取法吳昌碩、任伯年,以簡練線條勾勒神態;花鳥畫雅俗共賞,工筆與寫意相映成趣。其作品恰如南朝謝赫“六法論”的生動演繹——“氣韻生動”為魂,“骨法用筆”為基,“隨類賦彩”傳情,“經營位置”造境,最終在“傳移模寫”中實現突破,將莆田元素與個人風格完美融合。此前晉京展覽時,這批作品便以深厚功力與地域特色贏得讚譽,首都師大科德學院更授予其“客座教授”稱號。

 

“繪畫於我,是記錄生活的方式,更是安放靈魂的居所。”許立忠多年來輾轉講臺與畫案,既傳筆墨薪火,又捕捉生活點滴。這些畫作在快節奏的當下,恰似心靈良藥,讓讀者于筆墨間尋得寧靜,在鄉愁中感受溫暖。

 

觀展間,一位白髮老者久久佇立在《梨花又開放》前,目光溫潤。他輕聲呢喃:“這畫裡的意境,和我家老宅一模一樣。”畫中,梨花瓣簌簌飄落,灑滿青石院落。紡車前,老奶奶正慈祥地懷抱著孫子讀書。這幅寧靜的畫面,正是興化大地“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這一千古遺訓的生動寫照。

 

筆墨無聲,鄉愁有痕。許立忠以畫為媒,不僅完成了從京城到家鄉的藝術彙報,更書寫了對故土最深情的告白——那些關於鄉愁與韶華的記憶,終將在筆墨流轉中相傳甚遠。

 


最 新 資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