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華報深圳報導)10月30日上午,我們一行参觀河套“中芬設計園”,該園成立於2014年,是深圳與赫爾辛基結為國際友好城市後,成為兩個國際「設計之都」的資源,由政府倡議在深圳設立的國際化工業設計產業園區,也是國務院台辦認定的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接著,參觀有中國「硅谷」之稱的華強北電子一條街,華強北電子世界成立於1998年,是深圳華強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華強投資經營的大型電子連鎖專賣場,是國內最具規模,經營範圍覆蓋全產業鏈的電子信息產品交易中心市場,並獲得國家級「綜合百強巿場」「功勳市場」雙榮譽稱號的華強電子,又因物廉價美受到民眾的青蛙,我們參訪成員,包括我個人之外,還有很多人都購買了一些商品準備帶回家自用或作為贈品。

下午前往参觀位於深圳市龍華區「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該館於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時,中共抗日游擊隊員護送大批滯留在香港的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如茅盾、鄒韜奮、戈寶權、于伶在內800多位文化人及其家屬護送他們到大後方,為中華民族保存了一大批文化菁英,因此被茅盾稱之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也是目前嶺南地區收藏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史料及文物最多,是深圳市唯一的主題性紀念館。




下午前往「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參觀人類近百年時尚服飾演變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博物館,展出清代、民國、現代等時期織繡、飾品等時尚生活方式,對不同時代的人文審美進行總結,揭示各個時代下時尚生活的發展和變化、流行元素,以及影響流行的時代背景意義、反映其歷史文化的變遷。
最後,我們參觀了「深圳科技館」,給予我們最深刻和驚艶的科技館,其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令大家收穫良多。作為全球首家數字文明科技館,它以「通信科技」為主線,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主題,為中國大陸科技館領域的主題探索與創新,實踐提供了新思路。




館內設有24個主題展區、90個創新展項,展項數量和創新度均為國內領先。該館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核心邏輯,在全國科技館行業首創「1+1」運模式,實現事業單位運營公司優勢互補。
「深圳科技館」在李淑美館長的領導下,館內的動向一目瞭然、環境衛生的管理和服務人員的態度、都能一步到位,非常的難得,希望能夠一直保持下去。
我是來自台灣的媒體人,也引以為榮!
衷心感謝《香港商報》的所有領導和陪同的工作人員們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