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自 1895 年創立以來,已屆 130 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研究領域最完整之農業科研機構。130 年間,農試所持續投入作物育種、病蟲害防治、土壤肥培、農業環境監測、生物資源利用等基礎研究,並在智慧農業、氣候變遷調適、保鮮冷鏈、生物防治及永續農業等前瞻領域深耕,為我國農業奠定穩固的科學基礎。這些研究成果對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升級與農民生計均具有長遠影響。
農試所透過田間試驗、精準數據累積與跨團隊整合,以科學方法回應不同時代之農業挑戰。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農村人口結構改變與生產風險提升,農試所持續以創新技術與研究能量支援產業,提供我國農業強而有力的科研後盾。今年適逢創所 130 週年,以「百卅農研迷宮」作為主體意象,象徵農業科研在多變環境中以科學方法探索、驗證並尋求最佳解答。主展館以歷史脈絡、研究成果與農試所對社會之貢獻為核心,呈現一世紀以來的科研精神與技術累積。為呈現農試所多元成果,本次所慶規劃八大主題活動區,內容涵蓋研究亮點、科普展示與跨域合作:


一、TARI百卅農研迷宮
以迷宮意象作為核心策展概念,透過時間軸與主題式展示,完整回顧農試所自 1895 年創立以來的重要研究成果、制度演進與時代任務。呈現農試所如何在不同時期面對農業挑戰,利用科學方法逐步找出解答。
二、20大科研耀新區
展示農試所近十年間具代表性的跨領域研究成果,是本次所慶最能體現科研量能與未來方向的亮點展區。內容涵蓋作物育種、智慧農業、病蟲害防治、氣候變遷調適、農業環境監測、保鮮冷鏈、生物資材與永續農業等核心領域,呈現農試所如何以科學與創新引領臺灣農業前進。
三、水資源研究展區
介紹節水灌溉、氣候變遷調適、水文監測技術及永續水資源管理策略。
四、農業創生市集
呈現農試所與異業合作、跨域結合之成果,包含研究技術延伸應用、企業合作示範、地方產業鏈結與特色品牌推廣等內容,展現科研成果如何透過合作模式走入社會與產業,可近距離理解農試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的完整流程,實際感受農業科技如何在生活中落地。
五、農粉共學手作區
透過手作活動與農業素材操作,讓民眾以輕鬆DIY方式認識農業科學與生活應用。
六、4 Seasons For TARI
以春季水田、夏季彩葉稻、秋季甘藷、冬季花海呈現農試所田區四季景致,展現「田區即實驗室」的研究環境與作物生長變化。
七、昆蟲館解謎趣
以互動展示結合生態知識,帶領民眾認識昆蟲多樣性與農業生態系的角色。
八、土壤館小學堂
介紹土壤科學基礎、植株生理與永續土地管理理念,提升大眾對土壤保育之理解。


農試所130週年所慶以科學成果展示、跨域合作與田間景觀串聯三大軸線呈現,使科學研究不僅停留於實驗室,更能透過互動體驗與產業連結走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