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講座之三 :漢字的演變
来源: | 作者:hkw36019d | 發佈時間 :2020-07-23 | 797 次浏览 | 分享到:

關於漢字的起源,基於現存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現已得到確認的考古發現,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它的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甲骨文

古代先人用寫或刻的方式,在龜甲、獸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現在發現最早的漢字是商朝盤庚時期的甲骨文,距今約3600多年,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會意字,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體,筆劃不定。

自清代以來,甲骨文已經先後出土約15萬片,單字總數約4500,可認者約1700字。據考古學家和文字學家整理研究,甲骨文可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和帝乙帝辛時代。這五期甲骨文的書風各有特色,表達內容比較豐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

金文

中國在夏代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周朝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銘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內容多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金文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脫去板滯,更加豐富了。金文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金文可略分為四種:商朝金文、西周金文、東周金文和秦漢金文。金文的上乘之作有《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大克鼎》等。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與籀文,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也包括其中。狹義的大篆指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大篆的代表作,一般認為是石鼓文。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它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體結構整齊,筆劃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

大篆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

小篆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書同文”,統一後的字稱為“小篆”,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形體結構簡明、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發生一定的變異和合併,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布白工整。

小篆的精華和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隸書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間又創造一種比小篆更為簡便、更為定型的新書體,這就是“隸書”。隸書開始時是寫得比較草率的和不夠規範的小篆,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時,它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規範的字體。關於隸書的形成,還有一段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獄中把民間流行的隸書整理出三千個字,呈給秦始皇。秦始皇大為賞識,破格提拔程邈為禦史,並准許其字用於皂隸小民之間。此後,隸書不僅僅在秦朝民間廣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隸書書寫,但重要的詔書仍用小篆書寫,所以隸書在秦代又稱“佐書”。

隸書書寫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隸書以前的漢字是用繪畫式的線條書寫的,而隸書以後的漢字是用橫豎撇點折等筆劃構成的。從此,漢字的結構基本上固定了下來,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隸書的代表作有《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等。

草書

《說文解字》記載:“漢興有草書”。草書始于漢初,當時的書法家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劃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被譽為草聖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為一筆書。 他的書跡在《淳化閣貼》存有五帖,並著有《筆心論》,今已失。

草書的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草書在狂亂中盡顯藝術之美,其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初期的草書,打破隸書方整規矩嚴謹,是一種草率的寫法,稱為“章草”。其波挑鮮明,筆劃鉤連呈“波”形,字字獨立,字形扁,筆帶橫勢。章草在漢魏之際最為盛行,後至元朝方復興,蛻變于明朝。漢末,章草進一步“草化”,脫去隸書筆劃行跡,上下字之間筆勢牽連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簡化和互借,稱為“今草”。到了唐代,今草寫的更加放縱,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變百出,稱為“狂草”,亦名大草。大草是按一定章法將字的點劃連接,結構簡約,偏旁假借,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亂寫。

草書名帖有唐·張旭《古詩四帖》、唐·懷素《自敘帖》、唐·孫過庭《書譜》、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卷》、宋·趙佶《草書千字文》、明·祝允明《前後赤壁賦》、明·文徵明《草書詩卷》、徐渭明《白燕詩卷》、清·王鐸《草書詩卷》還有現代的林散之草書《中日友誼詩》和李志敏的《草論-三春堂狂草》等等。

楷書

東漢末年,楷書出現了,其創始人是鐘繇。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劃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

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一步發展,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掠”(長撇)、“啄”(短撇)、“提”(直鉤)等筆劃,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一直沿用至現代。

有文字學家將中國楷書的發展史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發展期--魏、晉、南北朝;繁榮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

楷書四大家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和元朝趙孟頫(趙體)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東漢末年。其名稱始見於西晉衛恒《四體書勢》一文:魏初,有鐘(繇)、胡(昭)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于劉德升。唐代張懷瓘《書斷》記載:行書者,劉德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行書,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正因其行雲流水、書寫快捷、飄逸易識的特有藝術表現力和廣泛的實用性,從產生起便深受青睞、廣泛傳播。行書歷經魏晉的黃金期、唐代的發展期後,在宋代達到了新的高峰,於各種書體中逐漸占居主流地位。縱觀漫長的書史,篆書、隸書、楷書的發展都存在盛衰的變化,而行書則長盛不衰,始終是書法領域的顯學。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書法藝術寶庫中,行書是一座最為絢爛多姿、豐富厚重的寶藏。其中王羲之創作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顏真卿創作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蘇軾創作了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王珣創作了《伯遠帖》,王獻之創作了《鴨頭丸帖》等。這些照亮書法藝術星空的經典之作,是歷經漫長歲月淘洗留下的藝術精髓,是中華民族對人類藝術領域的獨特貢獻。